来源:内蒙古信息港 日期:2016-12-22
原标题:习近平明确2017年农业农村工作主线
“食为人天,农为正本。”2016年农业农村发展保持了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出色完成了为“十三五”开好局的光荣任务,为稳定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作出了重要贡献。2017年农业农村工作该怎样做?如何继续为全局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给予明确:“今年农业农村形势总体较好,明年‘三农’工作要继续为全局作贡献。要坚持新发展理念,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改革的主线定了,那又如何围绕主线确定目标、方向和途径?请随“学习中国”小编一起学习。
图为:2016年12月14日至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
一、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主要目标
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主要目标。“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 “三农”工作的根本目的是让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幸福,而要达此目的,必须让农民的收入不断增长。2016年农民收入增长形势不容乐观。今年前三季度,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5%,虽然增幅总体仍然高于城镇居民的收入增长率,但较往年已经明显放缓,为近13年来最低。因此,如何增加农民收入将是2017年“三农”工作的主要目标,也是一大难点。习近平指出:“增加农民收入,要构建长效政策机制,通过发展农村经济、组织农民外出务工经商、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等多种途径,不断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让广大农民尽快富裕起来。在政策上,要考虑如何提高粮食生产效益、增加农民种粮收入,实现农民生产粮食和增加收入齐头并进,不让种粮农民在经济上吃亏,不让种粮大县在财政上吃亏。”
以保障有效供给为主要目标。农民的收入主要来自农产品销售,只有优质对路的好产品才能卖出好价钱。当前我国农业主要矛盾已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农产品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要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保障有效供给为主要目标。要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加强农业技术指导服务,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生产结构。增加紧缺农产品生产,大力发展畜牧业、粮食精深加工,促进粮经饲统筹、种养加一体,全面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加强高标准农田等农业基础建设,提高粮食生产能力。2015年12月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就指出:“要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使农产品供给数量充足、品种和质量契合消费者需要,真正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关注农民、依靠农民,让农民有活干、有钱赚。”他还说:“要努力通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稳定农业经营收入这个农民收入的基本盘。”
图为:2016年4月24日至2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安徽调研。这是4月25日下午,习近平在滁州市凤阳县小岗村向村民们问好。
二、以提高农业供给质量为主攻方向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居民对农产品的消费已经从过去“能不能吃饱”问题变为“能不能吃好”、“能不能吃得健康”问题。但是,我国现阶段的农产品结构和质量都没有很好地适应这一转变,从而造成居民对我国农产品的消费信心不足。正如韩长赋同志所说:“我国农产品供给大路货多,优质的、品牌的还不多,与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快速升级的要求不相适应。”要想改变这一局面,就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把提高农产品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优产品结构、调精品质结构、调高产业结构,促进农产品供给由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更加注重“质”的需求转变。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优化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 韩长赋同志表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把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作为主攻方向。不能简单地在现有生产水平上作“量”的增减,而是要优化产品结构和品质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优化技术结构和经营结构。
提高农产品质量的关键在科技创新。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农业现代化,现代化的关键在于农业科技,农业科技的关键在于技术创新。近年来,通过实施相关科技计划,大幅度提高了我国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由2010年的52%提高到2015年的56%以上,主要农作物良种基本实现全覆盖,良种在粮食增产中的贡献率达到43%以上,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3%;推进了13个国家级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科技特派员队伍约73万人。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科技体系一直重点关注提高农产品产量,而对农产品质量发力相对较少。对此,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加快科技创新,增强农业发展动能,调整农业科技创新方向和重点,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习近平指出:“农业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我们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视和依靠农业科技进步,走内涵式发展道路。矛盾和问题是科技创新的导向。要适时调整农业技术进步路线,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图为:2014年12月13日下午,习近平在镇江市丹徒区世业镇先锋村农业园草莓大棚,实地察看草莓生长情况。
三、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根本途径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体制机制问题是根本性、全局性和长期性问题,要彻底解决制约农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途径在于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在完善体制、创新机制,加快深化农村改革,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全面激活市场、激活要素、激活主体。”会议强调:“推进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改革财政支农投入使用机制,加快农村金融创新,健全农村创业创新机制。”
加快推进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农产品价格机制是影响农业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必须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农产品的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能够更好匹配。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韩俊指出:“我们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大的一场硬仗,就是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的改革。”他强调:“改革的思路现在非常清楚,就是要让价格真正反映供求关系的变化,让价格机制能够有效引导农业资源的配置。”近几年,我们一直在改革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从2014年起取消糖料甘蔗临时收储政策,2015年起取消油菜籽临时收储政策,2016年起取消玉米临时收储政策。韩俊透露:“接下来还要继续深化稻谷、小麦等主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的改革。”预计明年改革力度会继续加大,更好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解决粮食收储中“进库容易出库难”问题。
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明晰产权是市场经济的核心,农村集体产权越清晰,农村的市场活力就越强。当前,农村集体资产归属不清、权责不明、保护不严、流转不畅等问题凸显。如何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盘活农村“沉睡的资产”,让农民享有更多财产权利?成为2017年农业农村工作绕不开的问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部署2017年经济工作时指出:“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明晰农村集体产权归属,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利。”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部长叶兴庆指出:“大力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有利于拓展农民财产性收入来源,有利于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
改革财政支农投入使用机制。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离不开财政“真金白银”的支持。近年来,中央预算内投资继续向农业农村倾斜,确保农业农村投入只增不减。财政支农投入不断增加的同时,由于涉农财政资金范围广、环节多、情况复杂、手续繁琐,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财政支农资金普遍使用效率不高,尤其是补贴资金,存在“散”“乱”“碎”等问题;由于多头管理导致财政支农资金“碎片化”,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低下。应改革财政支农投入使用机制,整合统筹涉农资金,切实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确保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业财务工作的意见》指出:“转变大包大揽的做法,持续加大对农业农村公共领域和公共产品的财政投入;转变资金分散使用、各自为政的做法,进一步增强统筹意识,积极主动整合资源,在增量上想办法,在存量上做文章,集中资金办大事;转变单纯依赖财政直接投入的做法,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性作用,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支持现代农业建设;转变粗放投入方式,进一步增强资金支持的精准意识和绩效观念,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提出:一要整合涉农投入,现在财政对“三农”投入总量大,但高度分散,项目建设与产业发展严重分离,应加以整合;二要加快金融创新,吸引工商资本、社会资本或金融资本投资农业。
“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 坚持五大发展理念,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线。习近平指出:“要准确把握新形势下‘三农’工作方向,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网友 | 评论 | 评论时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