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信息港免费发布内蒙古新闻  免费注册
首页|设为主页

时代周刊:口服避孕药,为女性准备的化学逃生舱

来源:内蒙古信息港   日期:2011-03-10  

  没有任何东西会像鞋子和洗衣皂一样人皆有之,但是所有人都知道避孕药。自从50年前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上市以来,避孕药改变了人际间的关系。但它所采用的方式,使得我们从那时起, 便一直争论不休。

    没有任何东西会像鞋子和洗衣皂一样人皆有之,但是所有人都知道避孕药。自从50年前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上市以来,避孕药改变了人际间的关系。但它所采用的方式,使得我们从那时起, 便一直争论不休。

    避孕药本身就充满了矛盾:它是第一种被设计成为定期服用的药剂,但服用它的人却并没有生病;它的主要发明者是一个保守的天主教徒,最初是为了寻找治疗不孕不育的良方,但却歪打正着的找到了个避免怀孕的方法。虽然在上世纪60年代,避孕药通常是已婚妇女才享有的专利,但它却被指责是在时髦单身男女中引发性革命的导火索。支持避孕药的人们希望它能够通过缓解意外怀孕带来的压力,加强婚姻关系;反对避孕药的人们仍然在指责它是滥交、通奸和家庭破裂的罪魁祸首。1999年,《经济学人》将避孕药评为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进步。但格洛丽亚•泰纳姆(Gloria Steinem),这个时代最有影响力的女权主义者,却认为避孕药的影响被“高估了”。今年三月,一项长达40年,涉及4.6万名女性的避孕药研究结果被公布了出来。这场世界上对避孕药最大规模的研究发现,服用避孕药的女性不太可能因为任何疾病,包括癌症和心脏病,过早离世。但许多妇女仍然对于避孕药是否利大于弊心存疑虑。

    或许偶像的性质就是如此:既被崇拜,又被打破,其背负的象征意义,远超过了自身。由于避孕药诞生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社会变革之际,因此成为了对一切费解的取巧解释。上世纪50年代,人们感到安全和得意。到了60年代,人们又变得野性和喧闹。革命如潮水般一浪接一浪地涌来——无论是种族关系,还是性别角色,无论是两代人之间的冲突,还是教会与国家之间的争吵——众多价值观和虚荣心同台共舞,但却没有人能够给出一个统一的答案,解释出为什么这一切会突然来到。蒙上一层泥泞传奇色彩的伍德斯托克因此远不再是一届音乐节,领导者因此成为烈士,而避孕药也因此被供上了神坛。由此,妇女们脱下围裙,昂首阔步,迫切地迈入了新的时代。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 网友评论
       网友                               评论        评论时间
 昵称:
 内容:  留言内容不得超过200字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此处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