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信息港免费发布内蒙古新闻  免费注册
首页|设为主页

段东涛:真实之外,我还要选择美好

来源:内蒙古信息港   日期:2011-03-11  

  他出生在山东济南,在上海念大学,年纪不大就被媒体热捧而冠上“作家”、“艺术家”的头衔;当年在上海策划并参与的一场完全由80后艺术家参与的当代艺术展“Stop30秒”轰动一时;为韩寒杂志的整体推广营销打响头阵;他也深知在当下需要坚守的品质是“真实”;刚刚由重庆出版社出版的纪实文学《中国八零后调查》引起热议,迅速占据了图书排行榜。80后之窗访谈第18期,让我们走进、多一些了解《中国八零后调查》这本书和这本书的作者段东涛。
    80后之窗记者念然(以下简称记者):您好段同学,先给80后之窗的网友们打个招呼吧!
    段东涛:Hello 80后之窗的朋友们,很高兴在这里跟大家探讨一些有意思的话题(笑)。
    记者:您写了一本我个人认为很特别的纪实文学《中国八零后调查》,能和我们说说写这本书的初衷是什么么?
    段东涛:决定要写这本书的时候是去年,因为去年是80后进入三十而立这个年纪的一年,当时出版社觉得想要策划这样一本关于80后的选题的书,初步定为是纪实文学的形式,但却没有明确是该如何做才更有力度。因为当时关于80后的书已经很多了,但大都是掺了很多水分的迎合市场的内容,可以说是没有多大的价值,我就跟重庆出版社的策划编辑韦一讨论,是不是需要有一种“纪录片”的形式来呈现出这个层面的人群的生活的状态会更有说服力呢,答案是肯定的。
    其实说最原始的初衷是为了纪念一下这个群体,迎合一下市场需要。但是我发现我不能这么做,要做有深度的东西。但我不是权威的批评家或者是社会学家,只是一个写点文章和画点画的人,什么才更有深度和力量,那就是完全赤裸的纪录片的这么一个形式,就是纪实文学。因为我是学画画的,我个人是非常痛恨虚假的,一直坚持真实才有力量这么一个原则。
    记者:纪录片概念用在书上确实也比较有趣。
    段东涛:对,挺有意思的,因为就是把书中所涉及到的爱情、亲情、孩子、选择、就业、房子、责任、梦想等八个方面的24个人物的真实生活和各自的观念真实的展示出来。
    当然是在纸上的纪录片,纪录片是什么概念呢,是真实的,哪怕说是跟简单的一个行为,用真实的影响记录下来,呈现出来的时候,那就很有内容。比如之前贾樟柯给民谣歌手周云蓬做了一个很简单的记录,当时周大哥跟我说,贾樟柯就是拍他的一个行走的过程,因为周云蓬是盲人,他的走,就具有了一种特殊的含义,看不见外面的世界,但是却仍旧要行走,你想,这是一个什么状态。
    记者:书中这些人的故事会不会比较深沉?
    段东涛:故事我个人认为是比较沉的那种,不是大家所想象的嘻嘻哈哈的,因为人生下来要活着,怎么活着,是讨论的大范畴。书里有写到演员蒲巴甲,后来我写好后给蒲巴甲看,他电话里跟我说他感动了,我听到他说自己感动了的话,其实我自己也都很感动,这其实还是源于真实。
    很多时候我们需要不断地被感动或者说是被刺激,我们才会不断地去想办法活得更高级一些,这本书是有这个功能的。
    记者:这本书中您深入了解了不同环境中的八零后,那在您看来,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确实有那么大吗?
    段东涛:你说的对,环境不是说影响大吗,而是至关重要的。我们不谈当下,往前谈一个年代,谈民国。为什么那个时候书香门第的孩子就多有学问而有所成呢,是环境,他们大多知书达理,注重精神生活,以及会寻求一种精致的生活,这是跟他们从小的生活环境分不开的。其实现在也一样,环境太重要了。当下的整个大环境是一个物质至上的环境,这是非常非常糟糕的,是很危险的。很多人批评年轻人一心只为赚钱而忽视了精神的需求,但这不是年轻人的错,是大环境,因为年轻人没有安全感,需要有钱,最起码得需要一个能遮风挡雨的居所吧。可是社会给不了,于是大家只能一心赚钱,为了赚钱不择手段、背信弃义,说来真很可怕。但是我希望我们能往回拽一拽,不要太为了物质而生活,可是这也需要政府的力量,我们才有可能有希望有所改变。
    比如读书这个事,我想呼吁大家要多读书,读纸质书,这是一种生活精致的体现和方式,我们是可以有高尚情操和精神追求的人,不是那些靠吃几顿饭或者的猪狗。
    记者:您的画当代艺术气比较浓,展览的时候也有人愿意出高价购买,但80后画得好需要耐心,在如此浮躁的环境下,您是如何练好自己的功夫的?
    段东涛:我画的还不够好,其实我常常会觉得很焦虑,因为画画太难了,总也不会有满意的时候,总想要更好。上海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毕业后,我尝试着画了很多当地水墨形式的画,但是最近看除了图式外,用笔的技法似乎简单了,知道了不足,我就很着急,现在又在研究古人的画,我现在觉得中国画或者说水墨画,不怕图式上的新,是怕技法上的简单,简单了就不耐看,不耐看就经不起推敲和玩味。中国画的用笔是很讲究玩味的,所谓有意味的形式。
    你说的对,现在整个社会太浮躁了,有时候我也会感到十分焦虑,要给自己制定计划,这样才好按部就班的去完成。画画是这样,写作其实也一样。能静下心来,看看书,尝试着慢下来,感觉是很好的,但我知道这对年轻人来说太难了,因为大家生存都有压力,我们很不巧处于一个安全感缺失的时代。
    记者:您画画,写作甚至营销策划都很好,那您觉得哪个最重要?
    段东涛:对我而言还是画画最重要,但是画好真的太难了,随着认识上的提高会觉得更难。写作是其次吧,但我喜欢把一些所要感受的东西写出来。因为画画的传播是非常有限的,写作不同,写作可以变成一本书,可以很容易让你读的到。我希望我写的故事能对大众的物质至上淡漠道德的观念有所警示。
    现在我正在写一个关于平凡人和英雄的小说,是说平凡人在一个特殊的小的事情上就会转变成英雄的,是看你心底的良知是否在这个时刻可以被唤醒,那就说明我们还是有救的。这是一个现实题材的小说,有很多职场以及老百姓的劣根性的刻画,但更多的是要人看了对生活有所希望,以及可以审视自己的生活。
    策划营销是我之前在娱乐公司以及出版公司的工作经验,其实我们现在不要把每个环节孤立起来看,要互相联系才能在市场上达到更好的空间。
    就好比我的最新的这本纪实文学《中国八零后调查》,我找了创造歌手陈楚生的一首歌来做主题歌,文学跨到音乐,本身并不新鲜,但用一首歌做一本书的主题歌,听起来似乎有点匪夷所思,但我就这样结合的。
    记者:如果做一个比喻,它们对您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段东涛:画画有时候像是空气,如果一段时间不画画,我会窒息。写作像一面镜子吧,写的时候会照在整个社会上,当然还有我的内心。其它的你提到的营销策划,我没有什么比喻,但它是一种在社会上生存的技能。
    记者:您在上海生活了八年,去年来北京声称不习惯北京的环境,那是不是环境会让您有点“矫情”?
    段东涛:我是山东济南人。大学是在上海念的,毕业后一直在上海工作和生活,加起来真有八年的时间了。我很喜欢上海的细腻和精致,还有生活的格调。
    我完全矫情不起来,我是个很随便也很好说话,甚至是对很多利益的事都无所谓的人,我不会跟人家去计较一些没意义的东西,但是面对创作,是完全不能糊弄的,是需要有点“矫情”的。
    其实上海人并不矫情,我有很多上海人的朋友和同学,都很“爷们”。
    我来北京时间不长,因为刚来的时候不适宜气候鼻子里每天都干出血来,我其实也不太喜欢北京的环境,总觉得很乱,各式各样的人都有,显得凌乱而复杂。我希望我是片面的,毕竟我对北京还不太了解。
    记者:您为韩寒的独唱团做过推广,那有没有耳濡目染的机会,让您的文字也比较锋利?
    段东涛:当时主持韩寒的杂志的推广是我在上海的一个工作,也有跟韩寒一起开会讨论关于杂志的事,他是一个看起来很随和的人,但是却是一个坚持己见的人,他很喜欢笑,是微笑那种。
    我以前只看过他的一本小说,是《像少年啦飞》,挺有意思的故事,也有点穿越,故事是校园的,小说的文字我当时并没有觉得犀利什么的,但对他的小说的布局构建记得比较清楚。也看过他赛车,我觉得他活得很明白,有些愤青的感觉,但在跟他聊天的时候看不出来。
    记者:您说最讨厌虚假,那您自己也愿意在现实生活中,和朋友“吵架”吗?
    段东涛:也会,但是我只是会就一件事说出自己所坚持的意见,真的吵架是不会的,我还没有固执到一定要怎么样的地步,呵呵。但是很多话我会说,虽然有时候我周围的朋友会对我的话很漠然,更甚者是嗤之以鼻,笑话我的观念是在这个社会行不通的,也有朋友说我外面都是狼我却要做羊等等。我不是要做羊给狼吃,我也是要做狼,只是我做的狼不是“体制内”的,是可以真的在大草原等野外驰骋的那种,真性情的狼。狼的恶,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存,可是现在很多“体制内”的狼,不但想要饿不着,更想要吃到撑,或者只允许自己吃,绝不让同伴吃的那张“独食狼”。
我想,人,总要比狼来得高级一点吧。
    记者:这本书最大的亮点也被许多人称做是最大的噱头就是有了主题歌,那当时是如何就有了做主题歌的想法呢?
    一个是为了这本书的营销,一个也是我觉得一个作品能多一个亮点,给书配上一首主题歌,这就是一个亮点。但是由于《中国八零后调查》是一本比较严肃的纪实文学,又是记述80后这个群体的,就要找一个身份是80后、又必须是创作型的歌手。虽然80后的歌手艺人很多,但创作的好、又能被读者认可的少之又少。后来我听到陈楚生的一张新的EP,里面有一首歌叫《她们》,就一下子被吸引了,我想就是这首歌了。
    段东涛:在您的博客里我找到的悲伤似乎多于快乐,那您是个左手大拇指在上(感性)的人么?是不是因此也让本书更加具有人文色彩了?
    我是很感性的,我想做艺术的人,写作的人,都一定是需要感性思维的,否则做出来的作品就成了一道数学题的题解了。
我现在很难说要把人的真善美的东西呈现在画面上,但我想事可以放进写作里的。我朋友总说我是个理想主义者,我说我不是理想主义,只是希望做人能有一点精神,那样生活会更有意义,不管是自己还是大众。
    记者:作为北京电视台“80后新偶像”的候选人,您给我们所有80后甚至90后提一点建议吧!
    段东涛:建议是多读书,多看古典的艺术展。我听说故宫博物院四月一号开始有一个馆藏展,很好,我们熟悉的王羲之、唐伯虎、米芾、八大山人、沈周等等古典的经典作品都会展出,这些都是中国文化的之宝,必须要去感受一下。
 
    我们人文的情怀就是在读书和这些古典艺术品中慢慢升华的,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行为,是能让你感受到真善美的。不信你可以试试。
    记者:今年有什么新的计划可以和我们分享么?
    段东涛:除了画画,还有本现实题材的小说会完稿。是三个人的故事,是说我们也可以做英雄,整体还是探讨当下人性的。我总希望整个社会的风气能美好一些,那该是多么漂亮啊。其实作为媒体也好、出版人也好、写作的作家、做影视的人等等,都有责任。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 网友评论
       网友                               评论        评论时间
 昵称:
 内容:  留言内容不得超过200字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此处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