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9月9日讯(记者 张艳玲)记者从最高人民法院9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3年,全国仲裁机构以调解、和解方式结案19.4万件,占总结案数的36.5%,同比增长16.67%。全国法院审结商事仲裁司法审查案件1.6万余件。 最高人民法院9日发布的商事仲裁司法审查年度报告(2023)显示,2023年,全国仲裁机构共受理仲裁案件60.7万件,同比增长27.8%,标的总额11602亿元,同比增长17.66%。其中涉外仲裁案件3100余件,同比增长8.28%,涉外标的额1700亿元,同比增长42.29%,案件范围涵盖经济贸易、工程建设、金融保险、交通运输、房地产交易、农业生产经营、互联网经济、知识产权等诸多领域。 报告还显示,2023年,全国法院审结商事仲裁司法审查案件1.6万余件。其中,审结申请确认仲裁协议效力案件3800余件,申请撤销仲裁裁决案件1.08万余件,申请承认(认可)与执行境外仲裁裁决75件;申请不予执行仲裁裁决案件1700余件。 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副部级专职委员王淑梅介绍,最高人民法院通过办理报核案件明确审查尺度,低撤裁率、高保全率体现支持仲裁立场。另外,加强跨境司法协助,促推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2023年,全国法院撤销或部分撤销仲裁裁决552件,撤裁率5.11%,相较2022年5.28%的撤裁率基本持平;办结仲裁保全类案件共5100余件,其中4900余件得到法院支持,支持率95.73%。各地法院积极促进诉讼与仲裁有机衔接,不断探索提高仲裁保全效率的方式方法,助推仲裁在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司法部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局局长杨向斌介绍,司法部以仲裁法修改为契机,健全完善具有中国特色、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融通的仲裁法律制度,加强仲裁监督管理和涉外仲裁工作,不断提高仲裁的公信力和国际竞争力。 仲裁法修改列入全国人大和国务院2024年度立法计划。司法部今年初启动仲裁法全面修订工作,目前,修订草案已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审议通过。司法部推进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试点工作,成立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专家委员会,研究建立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建立布局合理、各具特色的国际商事仲裁中心发展新格局;推进仲裁机构建立健全仲裁调解工作机制,设立商事调解中心等专门机构,建立调解员名册,制定调解规则,不断提升仲裁调解能力和水平。 截至目前,我国共设立282家仲裁机构,仲裁员6万余人,累计办理案件500多万件,涉案标的额8万多亿元,当事人涉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编审:蔡晓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