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信息港,打造内蒙古新闻资讯第一网!

设为首页 广告联系

内蒙古信息港_内蒙古新闻门户网

热门关键词: 
热门TAG标签:[db:TAG标签]

脱贫成果持续巩固 乡村振兴动力十足

来源:互联网 作者:内蒙古信息港 发布时间:2022-01-08

  田野,凝聚着丰收的喜悦;乡村,正走出铿锵的步伐。新居传来阵阵欢笑,房前屋后干净整洁,村村铺通条条坦途,产业兴旺人人增收……

  2021年,我区战疫情、筑根基、促就业、抓难点……在乡村振兴开局的路上,全区各地乡村振兴部门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对脱贫县、脱贫村、脱贫人口“扶上马送一程”。各地响鼓重槌、尽锐出战,因户施策、精准发力,一支支乡村振兴工作队接力再出发,一个个特色产业带动高质量发展,乡村建设项目纷纷落地,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持续改善,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图景,在118.3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徐徐铺展。

  兴安盟扎赉特旗巴彦扎拉嘎乡水田村村民张淑华,因突发疾病,被识别为边缘易致贫户。“村委会给我安排了公益岗,每年6000元工资,防贫保给我赔付了8万元。”说起这些帮扶政策,张淑华泪眼婆娑。

  2021年,我区各地防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日益完善,对确定的易返贫致贫监测对象,根据风险大小、类别、轻重缓急等情况,建立精准帮扶台账、跟踪落实帮扶举措。截至去年11月底,全区7.11万人被纳入监测范围,其中66.2%已消除返贫风险,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入选第三批全国农民合作社典型案例的赤峰市林西县荣盛达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托管与流转、机械化服务、注册杂粮品牌、创办杂粮深加工企业、与龙头企业合作等方式,带动5000多农户人均增收1000到3000元。

  2021年,我区各地持续加大对脱贫地区产业帮扶力度,促进产业提档升级,带动脱贫群众增收。中央和自治区投入衔接资金84.2亿元,其中,50%以上的资金用于发展产业;为10个国家级和5个自治区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旗县投入23.37亿元,并从14个方面给予重点支持;持续扶持648家帮扶龙头企业、294家扶贫车间,有劳动能力的脱贫户实现产业项目全覆盖。

  “我每天到园区剪菇根,1个月能挣两三千块。我都这岁数了,还能找到这么轻松的工作,真是感谢这个好时代啊……”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小佘太镇蘑菇产业园内,60岁的王连女一边剪菇根一边感慨。

  2021年,我区各地多举措落实用人单位稳岗就业政策,加强京蒙劳务协作,推广以工代赈,开发公益性岗位,全区有劳动能力的脱贫群众已就业20.62万人,是去年总规模的1.04倍。其中,公益性岗位安置7.36万人。投入6.64亿元用于扶持易地搬迁安置区,确保搬迁群众有稳定的产业项目和就业岗位。

  “矿泉水厂终于落户嘎查了!”鄂尔多斯市乌兰陶勒盖镇巴音高勒嘎查驻村第一书记刘祥无比兴奋:“水厂的建成让嘎查集体经济实现从0到150万元的蝶变,还带动了不少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2021年,五级书记抓振兴,一张张军令状直指最难啃的“硬骨头”,5341个驻村工作队、5682名驻村第一书记、16050名驻村干部同所有乡村干部一道,像螺丝钉一样钉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阵地上,他们与脱贫群众结对子、认亲戚、交朋友,为乡村振兴出点子、办实事、解难题,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充分信任,巩固了党同群众的鱼水深情。

  “之前给父母从网上买东西,他们还要到镇上去取,十分不便。现在快递不仅能进村,还能将家乡的特产随时寄给我。”籍贯是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岱洲夭村,现在在深圳工作的张良特别高兴。

  2021年,持续完善脱贫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新开工农村牧区公路7211公里,99.8%的行政村村内主要道路完成硬化。自来水普及率达到77%。统筹实施脱贫地区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7875个建制村实现快递进村,覆盖率达71.16%,快递进苏木乡镇实现全覆盖。

  国电北京公司与乌兰察布能投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投资425亿元在四子王旗建设600万千瓦风电基地,是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陆上风电项目,也是国家首个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平价上网示范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