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包头市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实现五个重点农牧业旗县区全覆盖,面积达到4.5万亩,位居全国首位。 早在2018年,为加快包头市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农业小市向农业强市转变,包头市在内蒙古率先引进四川农业大学杨文钰教授团队的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在东河区沙尔沁镇小巴拉盖村试验种植示范田500亩。2019年扩大到土右旗三个镇示范推广1680亩。 两年试验示范,效益明显。玉米、大豆平均产量分别达到820公斤和82公斤,玉米亩产量与包头市大青山山南地区净作玉米持平,82公斤大豆属于纯增,真正实现了“玉米不减产、纯增大豆产量”的目标,填补了包头市大豆产业空白。按照每公斤大豆6元的市场价格计算,去除新增成本130元,每亩示范田纯增收入362元。 实践和尝试同时表明,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具有调整结构、轮作倒茬、培肥地力、减肥控药、节水节地、提质增效等诸多优势,可以实现一田双收、一技多用、粮豆轮作、用养结合。 包头市逐步摸索出了适合当地的种植模式、种植品种及符合间作需求的农机具。在种植模式上,根据山南山北不同地理、气候条件,主推“2+2”、“2+3”和“4+4”模式,即2行玉米、2行大豆,2行玉米、3行大豆和4行玉米、4行大豆。其中,因地制宜推广的大豆一穴多粒,成功解决了板结土壤出苗率低的问题;地膜覆盖,解决玉米、大豆除草和干旱地区保温保墒问题;推广滴灌技术实现了水肥一体化,做到适时追肥;山南地区推广的“2+2”模式,可以充分发挥玉米边行优势;山北地区推广的“4+4”模式,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农机作业效率。同时,选择出适宜当地的玉米品种20余个,选用耐荫、适合当地积温条件大豆品种10余个。 玉米间作大豆新农艺在包头成功落地并实现了本土化,特别是在积温1800-2200氏度、降雨量200多毫米的山北地区试种成功,为在我国北方寒冷地区采用新农艺积累了经验,具有重要推广价值,为助推乡村振兴提供了“包头方案”。 在政策拉动、龙头带动、上下联动、技术互动的“组合拳”加持下,2020年,包头市推广面积达到2.4万亩,位居全国地级市首位。2021年,实现包头市五个重点农牧业旗县区全覆盖,总面积达到4.5万亩。玉米、大豆平均亩产量分别达到800-850公斤和80-100公斤,实现了玉米不减产、纯增大豆产量,亩均增加纯利润300元以上,受到了农业农村部、国家粮食总局的肯定。 为加强专业知识储备,提升技术服务水平,12月27日,包头市农牧科学技术研究所举办“包头市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培训班,包头市农牧科学技术研究所粮食作物推广中心主任其日格介绍了“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对该项技术的各个环节技术要点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讲解。通过培训,20余名技术人员掌握了技术要领,加强了专业知识储备,提升了技术服务水平,为明年包头市大面积示范推广该项技术,打造示范区,更好服务种植户打下坚实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