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信息港,打造内蒙古新闻资讯第一网!

设为首页 广告联系

内蒙古信息港_内蒙古新闻门户网

热门关键词: 
热门TAG标签:

乌兰察布市就业形势稳定就业创业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1-01-26

  ●张利娜的手工工作室不断发展壮大

  2020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5024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00.2%;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6017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58.3%;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4171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26.4%;零就业家庭“出现一户,解决一户”,实现动态清零;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2%,低于自治区4.5%的控制目标;农牧民转移就业38万人次,完成年度任务的101.4%,其中转移6个月以上的31.7万人次,完成年度任务的105.7%;失业保险参保12.9万人,完成年度任务的100%;全市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2806万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23.1%;2020年1-6月,就业扶贫对象实现稳定就业1171人,提前完成年度任务的101.3%。

  稳就业、保居民就业是“六稳”和“六保”工作之首,是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是民生工作的重中之重。

  2020年,乌兰察布市劳动就业服务局作为全市就业工作的主要实施部门,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实现了全市就业局势的基本稳定,就业创业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加大援企稳岗工作力度促进企业复工复产

  按照中央和自治区关于关于“稳就业”“保居民就业”的工作要求,乌兰察布市劳动就业服务局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强化稳就业方面提出30条具体意见,从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加大援企稳岗力度、优化自主创业环境、支持重点群体就业、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优化公共就业服务等方面明确工作措施,进一步加大稳就业、保居民就业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后的就业工作力度,确保全市就业形势稳定。

  为切实减轻疫情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对在疫情期间不裁员、少裁员且符合条件的企业,返还企业及其职工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从原来的50%提高至100%,对已经申报和正在申报的企业均按照100%的标准返还。到目前,已发放补贴1986.49万元,涉及企业364户,惠及职工30194人。

  对受疫情影响较大,面临暂时性生产经营困难且恢复有望、坚持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仍坚持复工复产的,返还了6个月的企业及其职工上年度实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50%。到目前,经人社部门审核、市政府批复同意,为符合条件的84家企业返还金6167.81万元,惠及职工17162人。

  持续加强技能培训力度实现劳动者高质量就业

  通过采取多种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增加劳动者就业技能。2020年,全市就业技能培训15183人;创业培训2226人。

  疫情期间,我市支持疫情期间各类用工企业和广大劳动者组织和参加线上职业技能培训,并按规定给予培训补贴,各旗县市区组织开展了木工、电工、面点、育婴师等专业的线上职业技能培训。

  2020年线上技能培训14904人。大力开展以工代训,鼓励企业广泛开展疫情防控、安全生产、消防防控、职业道德、工匠精神等线上线下实操培训。截至目前,乌兰察布市市本级为59家市直企业8584人次拨付以工代训补贴资金263.58万元。我市进一步加强技能实训基地建设,今年,乌兰察布市欣动力职业培训学校、察右后旗职业中学被评为自治区示范性就业技能实训基地。

  来自化德县启航手工艺品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张利娜是一名残疾人,她从2010年创办残疾人创业就业培训中心到现在的线下的实体店,生产环境由从5平米的小作坊到200平米的大车间,从初步带领5名残疾人创业增加到现在的35名,带动的精准建档立卡户14人……张利娜的创业路越走越稳。

  张利娜说:“因为我是先天性残疾,20多年都走不出残疾的阴影。学习手工最初的目的,就是让自己走出家门,学习一技之长来养活自己。”

  虽然深知特殊群体创业的艰辛,但张利娜还是想拼一把。在她看来,结果并不是最重要的,通过创业让更多的人了解他们,然后可以帮助更多残疾人有就业的机会对残疾人群体来说意义更加重大。

  加强农牧民工返岗复工“点对点”服务保障工作

  为有序做好企业复工复产和农牧民工返岗复工“点对点”服务保障工作。各级人社就业部门按照要求成立农牧民工服务专班,明确责任领导、责任人和联络员,及时了解掌握企业用工需求和返乡农牧民工返岗复工就业需求情况;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群等渠道,大力推广国家上线的农民工返岗复工点对点用工对接服务平台,开通24小时农牧民工返岗复工“点对点”用工对接服务;主动对接企业,统一组织农牧民工通过直通车的形式,点对点把农牧民工从输出地送到输入地,来保障农牧民工返岗就业工作,促进农牧民就业增收。

  为解决企业复工复产后的招工难和有就业意愿农牧民工、贫困劳动力求职难问题,对于信息网络不畅的农村牧区,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协调市委组织部驻村办,通过全市1000多个脱贫攻坚驻村工作队采取“点对点”的方式,利用微信工作群动态推送岗位需求信息,积极指导各地农牧民工和贫困劳动力了解就业招聘信息,帮助农牧民工返岗复工,促进贫困劳动力就业增收,通过驻村工作队推送11000多个就业岗位。

  周永飞是来自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习文乡栗辛庄村的一名暖通空调工人,于2020年1月19日返回老家过年,原计划2020年1月30日返回集宁区。由于疫情影响,一个多月过去了,周永飞还迟迟不能返岗。

  2020年3月18日,在多方努力下,实行从家门口到工地的“点对点”接送的方式,将河北省邯郸市的34名工人接回集宁区。并对持有“健康通行卡”的务工人员不再进行隔离。

  得知这一消息,周永飞心里乐开了花:“我家里有5口人,经济收入几乎全在我一人身上,感谢政府和公司,让我的生活有了保障。”

  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巩固就业扶贫成果

  我市将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促进农牧民经济增收。通过“春风行动”等招聘活动送岗位、开展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组织开展京蒙劳务协作等方式努力促进农村牧区劳动力以及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2020年全市农牧民转移就业38万人次,完成年度任务的101.4%,其中转移6个月以上的31.7万人次,完成年度任务的105.7%。

  商都县就业局组织洛阳双瑞风电叶片有限公司251名农牧民工分批次于2020年2月28日、3月5日赴洛阳双瑞风电叶片有限公司江苏盐城总部开展为期三个月的以工代训。该项目在商都县总投资5亿元,投产后可为当地解决就业800余人。

  我市就业扶贫工作聚焦脱贫攻坚重点对象,以市扶贫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为基础,以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意愿贫困人口为对象,以就业扶贫、技能培训等为抓手,实现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脱贫增收的目标。

  通过开展“送学上门”“流动课堂”“田间地头”“以工代训”等多种形式的技能培训,加大培训覆盖面,切实提高贫困劳动力实用技能;通过劳务输出转移就业和灵活就业,扶贫车间、就业扶贫基地吸纳就业,扶持返乡创业带动就业,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等多种渠道帮扶贫困劳动力实现稳定就业。

  2018年,全市就业扶贫对象实现稳定就业3701人;2019年1-9月,就业扶贫对象实现稳定就业2449人,提前完成年度就业扶贫任务;2020年1-6月,就业扶贫对象实现稳定就业1171人,提前完成年度任务的101.3%。此外我市京蒙公益性岗位就业项目、化德县“百企帮百村”扶贫车间助力就业扶贫的做法被作为优秀就业扶贫工作经验做法刊登在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就业扶贫在路上》;化德县残疾人就业创业培训中心、察右中旗京蒙帮扶脱贫车间被作为典型经验刊登在中国劳动保障报上。

  加大创业担保支持以创业带动就业

  我市全面推进疫情期间创业担保贷款工作,就业、银行、财政等部门通力合作,协调配合,加大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人的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支持力度。对受疫情影响暂时失去收入来源的个人和小微企业,申请贷款时予以优先支持。2020年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2806万元,扶持939人创业,带动2817人就业。各旗县市区正在通过网络、微信、电话等形式加快申请创业担保贷款受理、审核、审批过程,对符合条件的及时给予办理。

  支持创业孵化园区等建设,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优化各地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运营能力,提升创业创新服务管理水平。今年,众创大厦、集宁师范学院大学生创业孵化园被评为自治区级示范性园区。

  目前,我市全国创业孵化示范性基地1家,国家级众创空间2家,自治区级示范性园区5家。对在疫情期间,社会力量投资建成的创业孵化载体、四众创业支撑平台为创业者降低或减免场地租金费用的,据实给予一定减免费用补助。目前已为集宁国际皮革城、康泰惠民园等创业孵化基地577户企业降低或减免场地租金等费用补贴745.16万元,其中企业补贴488.73万元,政府补贴256.43万元。

  2020年还承办乌兰察布市第一届“草原云谷创新杯”创业创新大赛,并取得圆满成功,激发我市创新活力,形成常态化、长效化的创业带动就业氛围。带队参加第四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内蒙古赛区选拔赛暨内蒙古第五届“创业包头杯”创业创新大赛,并在比赛中表现突出、成绩优异,参赛项目荣获自治区二等奖一个,三等奖两个,市创业创新服务中心荣获优秀服务机构奖。

  内蒙古笨熙鸟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乌兰察布市第一届“草原云谷创新杯”创业创新大赛推出富硒鸡养殖带动扶贫示范项目,以富硒鸡、富硒鸡蛋、富硒鸡绿色生态养殖为基础,通过“合作社+村党支部+农户+电商+基地”发展模式,扩大富硒鸡、散养土鸡养殖规模,以产业扶贫助力精准脱贫。 据该公司代表任海东介绍,公司与化德县500多户农民签订了种鸡养殖合同和收购保护价合同,已经带动35个残疾人就业。2020年为全县3镇3乡56个村520户贫困户发放散养青年鸡20000余只,带动了贫困户增收150余万元。还通过发展订单农业,增加了种植农户的收入,农民们腰包鼓了,大力点赞现在的好政策。(马佳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