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通辽市2020年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召开。市统计局有关负责同志就2020年全市经济发展情况进行发布,并答记者问。 全市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全市经济呈现增速稳步回升、结构持续优化、质效不断改善的发展态势。根据盟市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为1276.6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下降0.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304.62亿元,同比增长1.4%;第二产业增加值为370.12亿元,同比下降4.9%;第三产业增加值为601.91亿元,同比增长0.6%。 2020年,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全市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速较前三季度提高1.3个百分点。粮食总产、单产实现增长。全市粮食产量达到172.96亿斤,增产3.24亿斤,同比增长1.9%,占全区粮食产量的23.6%,占比较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产量稳居全区第一位;粮食单位面积产量933.78斤/亩,每亩产粮比2019年增长15.49斤,有力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稳定。畜牧业发展提质增效。牧业年度牲畜存栏同比增长5.9%,其中牛存栏同比增长22.3%。畜种结构趋于科学合理,稳羊增牛发展方针持续推进,农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稳步提升。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2%,降幅比1—2月份收窄7.1个百分点。制造业贡献突出,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5.5%,增速比1—2月提高8.0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6%,比前三季度提高2.6个百分点,年内实现由负转正。 2020年,全市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32.2%,降幅比上半年收窄5.4个百分点,比前三季度收窄15.0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58.0%。消费需求持续恢复。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5.6%,降幅比上半年收窄6.7个百分点,比前三季度收窄2.2个百分点。城乡市场同步改善,乡村消费恢复快于城镇消费。城镇消费品零售额下降4.3%,降幅比上半年收窄3.8个百分点;乡村消费品零售额下降14.7%,降幅比上半年收窄19.2个百分点。实物消费恢复快于餐饮消费。商品零售下降3.6%,餐饮收入下降16.4%。汽车类消费保持正增长。 2020年,全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08元,同比增长3.6%,较前三季度提高0.1个百分点,快于经济增速。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782元,增长1.9%,较前三季度提高0.5个百分点;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671元,增长8.8%,较前三季度提高1.8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09,较上年缩小0.14,收入差距持续缩小。企业效益总体向好。1—11月份,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8%,利润总额同比增长21.0%。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同比增长0.4%。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同比增长1.2%。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同比增长17.2%;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3%。 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8.1%,比上年加快5.7个百分点。能源绿色转型发展形势向好。新能源发电量比上年增长12.3%,占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的比重达到18.3%,占比较上年提高1.2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风力、光伏发电量分别增长11.4%和17.5%。全市传统产业不断转型升级,新产业、新动能不断增强,网上购物、直播带货等新模式持续火热。全年全市邮政业务总量和邮政业务收入分别比上年增长24.5%和21.4%。快递收入同比增长35.2%。 下一步,全市上下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自治区党委十届十三次全会暨全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全力以赴抓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努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记者 李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