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国家主席“坐镇”的领导班子新加入一位常委 23日,中央审计委员会初次亮相,主任、副主任名单出炉。 至此,新一轮机构改革中新组建的6个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性质的委员会,已经有5个先后亮相。 当天,国家主席习近平作为中央审计委员会主任主持召开了该委员会首次会议,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中纪委书记赵乐际任副主任。 首次会议还通过了若干文件,其中包括《中央审计委员会工作规则》《中央审计委员会办公室工作细则》。 已经亮相的5个委员会有了新面孔 今年3月底,中共中央印发《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方案》中明确,新组建6个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性质的委员会,除了最新亮相的中央审计委员会,其它5个分别是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中央财经委员会、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 目前,2个月过去,6个委员会中,除了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的领导成员名单尚未披露,其余5个委员会的领导名单均先后公开。 相比较而言,中央审计委的名单有其特殊之处。 我们通过表格看一下5个委员会的领导名单。 可以看出,5个委员会的主任、副主任都由中央政治局常委担任,领导架构非常高。习近平均担任委员会主任,副主任中均有李克强,相比较而言,赵乐际的名字是第一次出现。 就中央审计委员会的领导名单,政知见(微信ID:bqzhengzhiju)采访了南京审计大学副校长、教授裴育。他分析称,由于审计署是国务院的一个组成部门,李克强总理实际上也是审计职能部门的最高领导。同时,中央纪委和中央审计委也会有协同、合作的考虑。 “实际上,纪委和审计部门此前就一直进行合作,这并不新鲜。”裴育表示,有些时候纪委发现了领导干部的违纪违规问题,可如何把问题搞清楚、如何定性,就需要审计部门进行配合,因为审计更具备专业性。反过来,也会有在审计过程中发现领导干部违纪违规线索,再交由纪委查处的情况。“两方面的配合协作是互相的。” 因此,中央纪委书记赵乐际出现在中央审计委领导名单中的原因也就不言自明,是在强化审计委的“审计”+“监督”作用。 政知见(微信ID:bqzhengzhiju)注意到,十八大后首个落马的中央委员,即周永康亲信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原主任、党委副书记蒋洁敏的问题线索就是在审计中发现的。2013年3月,蒋洁敏升任国资委主任,对他的离任审计同步开始。审计中发现了一些敏感问题,例如中石油临时资金拆借方面的情况、石化项目建设中总承包商的利益关系等。后来查明,他为周永康之子周滨做油田生意提供了大量帮助。 除此之外,裴育表示,其实还有很多“大老虎”的问题线索都是通过审计发现的,比如原铁道部部长刘志军、国开行原副行长王益等。 开创了党领导审计工作的先河 关于组建中央审计委员会,《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明确说:为加强党中央对审计工作的领导,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更好发挥审计监督作用,组建中央审计委员会,作为党中央决策议事协调机构。同时,关于审计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方案》中也明确提到:研究提出并组织实施在审计领域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方针政策。 加强党中央对审计工作的领导是审计委成立的应有之义。在中央审计委首次会议中,习近平再次强调,审计机关要树立“四个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落实党中央对审计工作的部署要求。 同时,他也提及:“地方各级党委要加强对本地区审计工作的领导。” 南京审计科学研究院院长郑石桥曾就此撰文分析称,现行体制下,党委对审计工作的领导仅限于领导干部相关的审计,并未体现党对审计工作的全面领导。而中央审计委员会的组建,在世界范围内开创了党领导审计工作的先河,是审计体制的创新。 那么,中央审计委将如何体现、贯彻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 首次会议通过了《中央审计委员会工作规则》《中央审计委员会办公室工作细则》《2017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支出情况审计报告》《2018年省部级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中央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及自然资源资产离任(任中)审计计划》等文件。 “这说明,未来推出国家审计重要计划以及出台深化审计制度改革措施等,都要由中央审计委员会审议通过。”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审计研究室主任汪德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中央审计委员会对国家审计工作的领导是全方位的。” 审计工作和监察、纪律检查等类似,有其特殊性,专家分析认为,加强党的领导对审计工作而言是一个强大的后盾。裴育告诉政知君,此前审计部门是作为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设立的,受到上级审计机关和同级政府双重领导。“尤其是地方审计机关在工作时候,难免受到各种各样的干扰。但是如果加强党的领导,那么这种所谓的‘干扰’肯定就要少的多。” 针对成立中央审计委员会的必要性,裴育还提到,除了国务院下属的审计署,中央军委同样下设有一个军委审计署。“这就需要一个最高机构,将两个审计机关统筹起来,同时,这也突出了加强党的领导。” 审计全覆盖“加码” 会议中,习近平强调的一句话引起了政知见(微信ID:bqzhengzhiju)的注意。习近平强调,要努力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 关于“审计全覆盖”,实际上2015年底中办、国办就曾印发相关意见提出,对公共资金实行审计全覆盖、对国有资产实行审计全覆盖、对国有资源实行审计全覆盖、对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实行审计全覆盖。 然而,上述四个领域的“全覆盖”可能还会迎来“加码”。会议中,习近平还提出,要拓展审计监督广度和深度,消除监督盲区,加大对党中央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力度。 裴育认为,成立审计委员会后强调“监管无盲区”,实际上和2015年提出的“全覆盖”是一脉相承的。“这意味着,上述提到的四个方面之外的领域,也不能成为审计盲区。” 审计广度的拓展,无疑伴随着审计机关业务范围、领域的拓宽。这种拓展在中央审计委员会成立之前,就已经显现苗头。政知君注意到,有专家向媒体分析,十八大以来,审计不仅扮演财政资金“守护者”的角色,还越来越多地承担中央交付的“新任务”。比如对党中央重大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跟踪审计、探索对领导干部的自然资产资源离任审计等。 在裴育看来,审计监督广度、深度的拓展,无疑会强化我国现有的监督力量,有利于反腐工作。“我们现在有纪委、监察委、审计委,纪委主要针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纪律监督,监察委针对公职人员,审计方面更侧重专业性。三个委员会并非是重复设置,它们各有侧重各有特点。但实际中,如果说这三个委员会业务上没有一点交叉是不可能的。比方说,一个党员干部同时也是公职人员,也会涉及到公共资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