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内蒙古信息港 日期:2016-09-13
原标题:【网络媒体走转改】开讲长征:四川老乡咋个摆龙门阵?
摆龙门阵,四川方言,意为讲故事、聊聊天。
几天来,“长征路上奔小康”网络媒体“走转改”采访团深入四川芦山、宝兴、小金多地,走访党史研究者、村干部、农户,跟汉藏老乡摆龙门阵,听他们讲述各自的“长征”。
藏族婆婆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门
在宝兴县硗碛乡泽根村,一位藏族婆婆慢慢打开一扇门?这是哪里?里面藏着什么?
原来,这是毛泽东、朱德长征旧居。旧居共两栋,始建于清代,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其中斗底锅庄楼长12米,宽10米,高13米,石木结构,为两段四层,下段为方形石碉建筑,上段为穿逗式,悬山式双披屋顶,小青瓦屋面。
1935年6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这里,毛泽东、朱德分别居住在这两栋房屋。他们全面分析当时形势,研究翻越夹金山以及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北上抗日方案等重大决议。在硗碛停留期间,红军书写了大量的标语,留下许多珍贵革命文物。
穿上红军服,他要开讲啦
只要一穿上红军服,芦山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骆志勇就抑制不住激动之情。站在“红军树”下,他又开讲啦——
红四方面军第三十军军部旧址, 位于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龙门乡古城坪村。原址为木结构三个四合院,总面积2660平方米,因遭受火灾,现仅保存一个四合院。旧址外一棵桢楠古树参天而立,古树枝干呈现马头龙尾,被当地人称为龙马树。这棵参天大树见证了这样一段历史:1935年10月底,红四方面军挥师南下雅安,第三十军奉命从宝兴灵关入芦山双河场,向北占领太平场、宝盛场进入邛崃、雅安县境。青龙场战役后,第三十军总司令部即设在古城坪张氏三户农户的家中。军部下设司令部、政治部、经理处、军医院和一个包括炮兵、侦察、通讯、警卫等分队的特务营,直到1936年2月底,南下红军撤离芦山,经宝兴翻夹金山北上抗日。
骆志勇不仅讲历史,还把红军将士留下的诗歌谱上曲,动情演唱《红军诀别诗》:“别了我的故乡!离情别恨,莫缭绕我的征裳;国泪乡愁,莫羁绊我的戎装。我要先踏上妖氛弥漫的战场,把我的热血与头颅贡献给多故多难的党……”
他曾是记者同行,如今提笔再写历史
宝兴县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李崇刚俨然就是一部宝兴革命史“活字典”。面对众多年轻记者,他娓娓道来:1935年6月至1936年2月,红军长征途经宝兴期间,红四方面军曾在宝兴建立中共宝兴县委和苏维埃政权。汉藏群众拥护红军,藏族青年莫日坚和汉族青年杨茂才听说红军要翻越夹金山,主动请求为红军带路……
67岁的李崇刚曾在四川政协报做了10年记者。退休后在老家宝兴县专门从事党史研究。他说,他刚刚创作完成《夹金山的红色记忆》。对于年轻后辈的提问,“老记者”有问必答。
红军长征翻越夹金山纪念广场。这里,曾见证了历史风云。
他常常沿着红军小路翻越夹金山
在“红军长征夹金山纪念地”入口,宝兴县硗碛乡藏族老乡扎拉健步走来。他年过五旬,在“夹金山”石碑旁守护已有4年时间,平时摆摊卖点土特产贴补生活。这条红军小路从起点到山顶垭口有30公里。扎拉说,他多次走过这条路,每次走大概需要3小时。“你们记者走的话得多走3小时。”
如今的红军小路在起点处略加修葺,以便让来者体验一下当年红军长征的漫漫征程。路好走多了,却依然透着寒气。夹金山顶海拔4000多米,空气稀薄,常年积雪。1935年6月中旬,红一方面军以顽强的革命意志征服了长征途中的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与红四方面军在小金胜利会师,从而彻底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
两遇地震,他靠什么带领村民致富?
宝兴县硗碛乡嘎日村村支书杨朝军是个致富能手。“4 20”芦山地震,把他在县城刚刚建好的新房夷为平地。顾不上自家的严重损失,他发动亲朋好友,在靠近县城的省道旁搭上帐篷,向受灾群众、抗震救灾队伍、志愿者等免费提供“爱心餐”,时间长达一个月。这个出生在夹金山下的藏族村干部从小就在红军故事中长大,传承红军精神对他来说就是要“团结一心共渡难关”“再苦也比不过红军翻越雪山苦,作为基层干部,应该冲在一线!”
杨朝军2007年被选为嘎日村主任,2010年11月被公推直选为村党支部书记,成了村里的“领头人”。从2013年开始,他带领乡亲修建牧场路,目前已修通3条近50公里。
入夜,杨朝军带领乡亲和游客围着篝火跳起欢快的锅庄。2015年,杨朝军赴京参加央视“星光大道”年终总决赛,为硗碛藏族姑娘格桑西曼和她的组合“阿吉太”加油助演,勇夺年度亚军。
网友 | 评论 | 评论时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