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内蒙古信息港 日期:2016-07-23
图片说明:论坛现场
图片说明:论坛现场
东方网实习生王婷7月23日报道:昨日下午,2016中国网络空间安全(上海)论坛正式落下帷幕,本次论坛共有200多家国内外IT企事业单位参加,集中展示其互联网安全相关的新技术、新产品。展会还邀请众多专家学者、政府主管部门围绕互联网金融风险、跨境电商网络安全、跨境网络犯罪打击与防范、公安部公民网络身份服务体系建设进展、大数据在公共安全领域的应用等专题展开深入研讨。
此次论坛上让记者印象最为深刻是eID(公安部公民网络身份服务)专区,eID以密码技术为基础,以智能安全芯片为载体、由“公安部公民网络身份识别系统”签发给公民的网络电子身份标识,能在不泄露身份信息的前提下在线远程识别身份。
中汇通联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刘渝告诉记者:“在国家网络实名制的要求下,目前网上身份验证普遍采用上传姓名、身份证号甚至身份证件照片等基于身份信息的验证方式,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身份冒用和个人信息泄露的情况。”而eID的核心功能就是身份识别,“公安部公民网络身份识别系统”借助eID登记发行机构严格的面签流程,基于公安部人口库信息统一审核签发eID,实现eID与持有者身份的一一对应,因此eID更安全、更私密、更权威。
eID网络身份服务在电子政务方面具有极大的应用空间。今年4月,国务院提出要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其中“一网通办”的核心就是要建成网上统一身份认证体系。目前eID已在江苏工商全程电子化试点和上海市市民信箱-市民云中应用,另有多项省市级电子政务应用正在开发或接洽。在论坛现场,eID的运营商和服务商都有开设展台,参会嘉宾可现场办理工商银行eID借记卡并参与体验eID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航旅信息、电子合同以及物流等领域的应用。
目前eID的主要载体是工商银行金融IC卡,北京农商行和上海银行也已经签约即将发行eID。移动端用户将eID卡贴紧开启NFC功能的手机,并输入eID签名密码识别身份;非NFC手机用户可使用扫二维码认证方式,通过微信公众号或者手机APP扫描eID二维码,实现可控设备上的eID数字身份识别。桌面端用户使用读卡器读取eID卡识别身份。
网友 | 评论 | 评论时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