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内蒙古信息港 日期:2016-01-31
原标题: 从《论十大关系》到五大发展理念:党的发展理论的与时俱进
【光明日报·理论·实践·知行论坛】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是党的发展理论的重大创新,与党的发展思想进程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指导和推动发展的重要引领。
《论十大关系》和党的八大开启了对发展理论的自觉探索。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着高度清醒的认识,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外部全面封锁、国内百废待举的历史条件下,即开始了党的发展理论的自觉探索,提出以苏为鉴、独立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从什么是发展、怎样发展的角度,精辟分析了我国开始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带有全局性的十大关系和十二个矛盾,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适时指出党的根本任务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迅速发展经济和文化,建设富强繁荣的国家;指出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处理好重工业与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与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与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中国与外国的关系等;提出综合平衡、统筹兼顾的发展方针,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农轻重协调发展。党的八大进一步明确,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状况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是对中国发展基本问题的重大判断。党在执政之初关于发展问题的开创性探索,奠定了党的发展理论的重要思想基础,对我国发展实践有着深远的指导意义。
“发展是硬道理”彰显了邓小平理论的鲜明主题。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进入了改革开放新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形成了以发展为鲜明主题的邓小平理论。邓小平基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发展基点的准确定位,响亮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靠自己的发展。邓小平不仅强调必须发展,而且是怎样实现发展的总设计师。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党制定了体现发展要旨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以“三个有利于”作为衡量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标准,规划了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邓小平还把全面持续发展作为制定方针政策和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出发点,把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放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全局,指出“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要采取有力的步骤,使我们的发展能够持续、有后劲”。邓小平理论彰显了党的发展理论的实质,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深化了对发展规律的认识。世纪之交,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站在新的历史方位,在探索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过程中,把发展提到了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的高度,阐明发展是贯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创造性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发展动力和发展的根本任务、依靠力量、领导力量、国际战略等重大问题。江泽民发表《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矛盾和新问题,深刻论述了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决定意义的十二个重大关系,包括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这个总揽全局的关系,速度和效益的关系,经济建设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第一二三产业的关系,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关系,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关系,公有制经济和其他经济成分的关系,收入分配中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关系,扩大对外开放和坚持自力更生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党中央还确定了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大局方针,明确了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发展目标,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大任务,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化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丰富和拓展了党的发展理论。
科学发展观系统阐述和提升了党的发展理论。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社会迅速腾飞,与此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问题显现出来。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围绕什么是发展、怎么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认真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准确把握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时提出和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开拓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广阔空间。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核心立场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揭示了发展的本质和内涵,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发展问题做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推进改革创新,重视节能环保,努力关注民生,坚持不懈地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科学道路。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发展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十八大将其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五大发展理念升华了党的发展理论的新境界。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握当今世界经济正处于深度调整、中国经历新旧动能转化的时代大势,围绕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这是具有高度战略性、纲领性和引领性的理性认识。创新是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既是对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进一步深化,又使创新进入了理论、制度、文化等综合层面;协调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旨在实现全方位的均衡协调发展,增强发展整体性和协调性;绿色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既是对人类文明发展经验教训的历史总结,又是引领中国长远发展的战略谋划;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从全球视野思考中国发展问题,是基于改革开放成功经验的历史总结,也是拓展经济发展空间、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的必然要求;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结果,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五大发展理念着力解决发展动力、发展平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内外联动、社会公平正义等问题,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是内在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用新的发展理念引领新的发展实践,使得中国未来的发展路径更为清晰、更加明确。
五大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补齐发展短板,厚植发展优势,增强发展动力,超越发展悖论,科学回答了关系我国长远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以创新性、深刻性和系统性升华了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我们党关于发展问题的经验集成和思想结晶,开辟了党的发展理论的新境界,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要求我们增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用五大发展理念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衡量和检验发展实践,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
网友 | 评论 | 评论时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