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内蒙古信息港 日期:2012-05-13
开栏的话
为迎接党的十八大,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充分展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我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生动反映我区科学发展的成功实践和丰硕成果,本报从即日起,开设《科学发展成就辉煌》专栏的子专栏《科学发展成就辉煌牧区又好又快发展》,重点宣传各地落实促进牧区又好又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在改善牧民生活、加强牧区生态保护、发展现代畜牧业等方面取得的令人瞩目的成就;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地报道牧区日新月异的变化和牧民群众的幸福生活。
呼伦贝尔,因绿色而美丽,因美丽而名扬天下。
这是事实,但并非全部。因为呼伦贝尔的美,不仅源于上苍的偏爱,还有着更为深刻的人文内涵。
“呼伦贝尔人的幸福感在不断增强,这让她的美丽显得更有层次、更有气质。”来自河北的冯瑞林说。他每隔一年,就要到呼伦贝尔转一转。当地居民日新月异的生活,像这里的美景一样让他印象深刻。
立市之基:美丽发展,高质量铺就幸福“高速”
生活在美丽的地方,仅仅是幸运,能同时拥有较高的生活质量,才可以算是幸福。那么,如何实现从幸运到幸福的转变,呼伦贝尔给出了自己的答案———美丽发展。
这显然是一个多重的考量:没有美丽,呼伦贝尔就失去了最鲜明的标识;没有发展,百姓生活就无从改善,美丽也会无以为继;而二者缺一,幸福也就无从谈起。
如何破解美丽与发展之间的难题?抬高门槛儿,择商选资,不符合环保要求的绝不准入;点状布局,集中开发,努力延伸产业链条。“用1%的开发节点,释放99%的草原森林”,呼伦贝尔的工业化理念从一开始就占据了高起点。
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呼伦贝尔变得胸有成竹,加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呼伦贝尔的工业化步履显得更为从容———
2009年,“五区建设”写进呼伦贝尔市政府工作报告:工业抓园区、农牧业抓示范区、生态抓沙区、城建抓棚户区、旅游抓景区。可以看出,“五区建设”事事与美丽发展息息相关,而其中的工业抓园区、生态抓沙区更是直接与生态紧密相连。
由原呼伦贝尔工业园区、呼伦贝尔经济开发区、陈巴尔虎旗工业园区、海拉尔产业基地整合而成的呼伦贝尔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了区域内基础设施、资源、人力的共享互补,功能定位更为清晰,提升了资本资源的组合效率。2011年,在这片仅占呼伦贝尔土地总面积1/2500的土地上,实现工业总产值196亿元。
历史上形成的呼伦贝尔沙地,尤如草原上的“顽癣”,严重影响着沙区周边牧民的生产生活,也给美丽的呼伦贝尔草原造成了巨大隐患。
消除沙患,成为呼伦贝尔市历届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共同的心愿。
连续三年,呼伦贝尔沙地治理以每年几亿元的投资和治理100万亩以上的速度推进,沙地面积出现缩减,沙区植被覆盖度平均提高15%。今年年初,“高质量完成100万亩沙区综合治理任务”,又被写进了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
在呼伦贝尔大地上,美丽与发展,正在形成一种良性互动:草原上超载的牲畜数量少了,绿色增加了。
大兴安岭森林木材砍伐量从2010年的230万立方米调减到110万立方米,计划再经过一段过渡,停止天然林的砍伐。
破坏环境资源的小企业、小厂矿少了,取而代之的社会责任感强、资金技术雄厚、对地方经济拉动力大的大企业、大集团,成为呼伦贝尔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
2011年,呼伦贝尔市地区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总收入分别跨过千亿和百亿大关,达到1145.3亿元和114.4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实现17142元和7643元,分别增长15.4%和21.44%。
强市之路:科学崛起,全方位谋划幸福架构
怎样才能使幸福有普遍意义?呼伦贝尔市有着全方位的谋划———科学崛起。
“推进科学崛起,就是要全力做大经济总量,持续保持较长时期、较快的追赶速度,就是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实现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同步优化,市域经济与社会事业同步发展,财富水平与生态文明同步提高,城镇形象和乡村面貌同步改观。”呼伦贝尔市第三次党代会报告中,对科学崛起作出了明确阐述。
很显然,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是科学崛起的题中之意。而好字当头,快在其中,则是科学崛起的原则所在。
资源是呼伦贝尔的优势。经过多年的发展,截至去年年底,呼伦贝尔形成了煤炭产能8000万吨、电力装机770万千瓦、煤化工产能120万吨的能力,呼伦贝尔经济开发区、岭东工业园区和华能呼伦贝尔能源公司营业收入突破100亿元。
传统优势产业高速发展,而“依托资源不依赖资源”的理念,又使呼伦贝尔的新兴产业初露锋芒:以风电、太阳能发电为主的新能源产业,以木材、水泥为主的建材产业,以风机制造、矿用汽车、矿山机械为主的装备制造业,以生物制药、生物发酵为主的生物产业,以电子元器件、光伏电池为主的电子信息产业等等,都在全力推进中。
如果说工业经济的发展是强市之举,那么农牧业产业化的发展,则让农牧民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农业大市扎兰屯,乳、肉、粮油、马铃薯、饲草饲料、林产品、特色种养业等七大主导产业竞相发展,伊利、金丝猴、御香苑肉业、博天糖业、蒿天薯业、阜丰生物等国内知名农产品加工企业纷纷入驻,年销售收入在1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达56家,产业化龙头企业占呼伦贝尔市的三分之一。
与一产、二产相呼应,以旅游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飞速发展。2011年,全市接待游客1165万人次,增长19%;旅游业总收入达到173亿元,增长21%。
发展之本:共享繁荣,创造美好幸福生活
说起共享繁荣,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许多“三少”民族城乡居民感受颇深。“三少”民族危草房改造工程启动实施以来,该旗共有5482户“三少”民族群众告别危草房,搬入宽敞、明亮的砖瓦房。而在城镇,2009至2011年3年间,就建设廉租房2000多套,解决了2000多户低保无房家庭的住房问题。仅以保障性安居工程为例,2011年,全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6.2万户,完成投资35.79亿元。
这仅仅是呼伦贝尔改善民生的一个点。发展的最终目的何在?呼伦贝尔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利平言语铿锵:实现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做到繁荣成果由人民共享,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安居仅是民生的一个方面,让百姓住有所居、乐有所业、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已是呼伦贝尔各地党委、政府共同的追求。
今年春节前夕,极寒天气袭击呼伦贝尔市。百姓的冷暖牵动着决策者们的心。很快,市委、政府作出决定:投入9000万元惠民补贴,确保困难群众能够温暖过新春、度寒冬,全市10万城市低保家庭从中受益。
“这一举措,让人看到党和政府对民生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弱势群体的切实关怀。”一位老同志这样评价。
站在即将投入使用的“呼伦贝尔爱心家园”前,那宏大的规模、精心的设计会令人深深地感受到市委、政府改善民生的决心。该家园占地10万多平方米,集养老、医疗、康复、养护和休闲娱乐为一体,不但成为城市建设的一大亮点,更彰显了对弱势群体切实的关怀。
据统计,2011年,全市民生投入达到114.8亿元,占地方财政总支出的45%。投入的增加,让呼伦贝尔的百姓生活如芝麻开花。对幸福的理解,也变得更加具体,宜居的环境、稳定的工作、较高的收入、健康的身体、愉悦的心情……都成为呼伦贝尔人对幸福的追求。
2011年,全市全面落实新一轮就业组合政策,12.6万人实现就业,其中高校毕业生就业1.16万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障标准提高幅度均在10%以上,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38.8万人,城镇企业职工人均养老金达到1443元/月,城乡低保保障标准每人每月分别达到282元和154元。与此同时,扶贫、减税、涨工资、办实事,建设公益工程,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全部免费开放……
“我们提出‘建设幸福呼伦贝尔’的发展目标,就是要通过不懈的努力,使各族人民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满意度一天比一天高,幸福感一天比一天强。”呼伦贝尔市委书记罗志虎对记者说。
网友 | 评论 | 评论时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