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内蒙古信息港 日期:2010-01-17
美国的专家沙里宁曾经说过“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中可以看到他的抱负”;而日本的大师黑川纪章则说“好的城市就像一本好书,是可以边走边读的”。鄂尔多斯,就是近来常被经济界和新闻界念来念去的一个城市。为什么鄂尔多斯如此备受关注,我们还得从它的城市变化读起。
从一穷二白 到流淌财富
改革开放以来,鄂尔多斯从第一次起跑,到第二次跳跃,再到第三次飞跃,一直保持着跨越式的发展态势。
如今,鄂尔多斯联合化工集团、 鄂尔多斯羊绒、博源联合化工集团、神华集团、亿利电力集团……在鄂尔多斯这片高原开阔地上冒出,一座又一座冲击视觉、撼人心魄的“化工城堡”、“电业城堡”,屹立在蓝天白云之间。有谁能够想到,这样一个流淌着财富的城市,会有荒凉、贫瘠的历史。
六十年前的鄂尔多斯,一穷二白,那时的鄂尔多斯被称为“内蒙古的西部”,人们用 “点灯靠油,耕地靠牛,交通靠走,通讯靠吼,取暖靠抖,娱乐靠酒”来形容鄂尔多斯。全盟仅有一家碱厂和几十家手工作坊,年工业总产值不足200万元,仅占总产值的2.3%。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后,随着国家能源战略西移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鄂尔多斯抓住机遇,实施集团化、重塑重构等一系列工业发展战略,工业增加值和财政收入每年以超过30%的幅度迅猛增长,增速连续7年位居全区之首。
2001年,国务院批准鄂尔多斯设市后,短短6年,鄂尔多斯以跨越式发展的强劲势头,一举成为诸多城市瞩目的黑马,到2007年,鄂尔多斯的人均GDP达到1万多美元(当年度北京人均GDP7200美元、上海8500美元、南昌4000美元),排名全国第四,综合经济实力跃居全国百强城市第28位,全市8个旗县有3个进入全国百强县。而在2007年胡润中国百富榜,内蒙古上榜11人中,8人为鄂尔多斯人。
到2006年底,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800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367.7亿元,增速达到28%,领先全区;实现财政收入145.8亿元,增速达到56%,总量跃居全区第一;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10亿元,同比增长5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00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5308元。二三产业互相推进,分别占到全市经济总量的54%和40%;人均GDP达到6600美元,接近长三角等发达地区的水平。与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交替领先的“金三角”,成为带动全区经济强劲增长的火车头。
鄂尔多斯的发展之快,足以令世人惊叹!2007年,鄂尔多斯的人均GDP有一万多美元,达到美国2005年的水平。这个数字,美国走了二百多年,鄂尔多斯只走了二十多年,而且,2010年,鄂尔多斯人均GDP就会超过两万美元。改革开放之初中国经济战略“到21世纪中叶人均GDP4000美元”的“远大目标”,鄂尔多斯提前40年就已跑出目标5倍之外。
鄂尔多斯,已成为中国最富裕的西部一隅。
从“羊煤土气” 到扬眉吐气
在鄂尔多斯,当地有几句流行语。如“扬(羊)眉(煤)吐(高岭土)气(天然气)促发展”,“站在大街上看车展”,“每走一步脚下踩的都是资源”等等。
跨入新世纪,鄂尔多斯进入从传统的原料输出型工业向新型工业化转轨的关键时期。站在新的起点,鄂尔多斯人审时度势,遵循“三大规律”,实施“三大战略”,以抓大项目为突破口,全力打造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以煤为母体,煤——电——冶金、煤——重化工、气——重化工、煤制油等一系列循环经济产业链条不断延伸,煤炭、电力、化工、绒纺、新型材料及装备制造6大产业体系已经形成,一幅更加恢宏壮观的新型工业画卷展现出来。
以高起点、高节能环保、高科技含量等“六高”为标志,集群化、基地化、园区化新型工业集中发展模式正在显现。在蒙西、棋盘井、树林召、大路等八大工业园,集中摆布的上百个投资过亿及超百亿元的大项目,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
“十五”以来,鄂尔多斯市高举“工业立市”大旗,成功走出了资源加工、转化、增值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与此同时,鄂尔多斯市高举建设“绿色大市,畜牧业强市”大旗,在推进农牧业和生态建设方面大胆创新,成功地走出了一条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提高的新型生态建设道路。
鄂尔多斯市市长杜梓告诉记者,鄂尔多斯物华天宝,资源丰富。四大产业“羊煤土气”中,羊指的是阿尔巴斯白山羊绒,以纤维细长著称于世,享有纤维钻石、软黄金之称。煤炭方面鄂尔多斯已探明的储量占全国的1/6,占内蒙古的一半,用火柴可以点着,被中外专家公认为世界罕见的“精煤”。稀土方面,鄂尔多斯高岭土储量为65亿吨,在全国硬质高岭土中质量最优。而在天然气储量方面,他们占全国的1/3,举世闻名的世界级整装大气田——苏里格气田就在鄂市境内。此外,还有天然碱、食盐、芒硝、石灰石等,储量巨大。
“站在大街上就像看车展”,宽阔的街道上,悍马、奔驰、宝马随处可见。杜梓称,2007年统计表明,全市每百户拥有私家车达到17辆,这在全国也是排得上数的,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经济发展带来的百姓共享成果。
种梧桐树 招金凤凰
发展潜力巨大的鄂尔多斯,无疑是外资进入的桥头堡。统计显示,今年1~9月份,鄂尔多斯市实际利用外资76820万美元,同比增长28.49%。新审批外商投资企业16家,合同外资1.78亿元,是去年同期的两倍。完成全年任务目标的96%,前三个季度便基本完成了全年外资计划,到位资金居全区第一位,再创历史新高。
良好的招商引资环境也吸引了大量外商到鄂尔多斯市投资创业,截至今年9月底,鄂尔多斯市累计审批外商投资企业124家。外商投资领域也从传统的羊绒纺织行业向药材种植、污水处理、供热及供水、住宿、餐饮业、煤化工、天然气化工、电力生产等多种行业拓展,对全市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投资领域的拓宽、项目投资额度的加大,鄂尔多斯市外商投资到位资金增势强劲。
鄂尔多斯市商务局外资科李俊峰科长曾说:“当前,鄂尔多斯市打破了利用外资的旧方式,不再局限于合资、合作。2007年,鄂尔多斯电力冶金股份有限公司与日本三井物产株式会在签订的并购其部分股权项目预计融资1.5亿美元,总投资规模超过36亿元人民币。利用外资方式的多元化,不仅吸引了资金,也促进鄂市企业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种市场。”
外资席卷而来,内资也没有错过良机。今年1~9月份,鄂尔多斯市共实施国内引资项目32项,独资企业29户,合资企业3户。以制造业、交通、电力、冶金、供水和采掘业项目为主,投资总额856亿元人民币,实际到位资金274.76亿元,同比增长25.19%,到位资金位居全区第一,完成全年责任目标的80.8%。
内外兼修让鄂尔多斯魅力十足。
鄂尔多斯的投资主体和投资形式更趋多元,非国有资本投资占总投资比例近70%。先后引进了神华、大唐、国电、华能、中石油、中石化、华泰汽车、上海华谊、国家投资、美国西格玛、英国西麦克、挪威埃肯、日本三井物产、美国CE公司、CME公司等一批境内外知名企业。世界第一条煤直接液化生产线、亿利PVC、自治区第一条轿车生产线等世界一流的项目落地。
“鄂尔多斯模式”从内蒙古样板到全国样本
如果说内蒙古的崛起是西部崛起的经典和样板,鄂尔多斯的崛起就是内蒙古崛起的典型和缩影。
网友 | 评论 | 评论时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