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信息港,打造内蒙古新闻资讯第一网!

设为首页 广告联系

内蒙古信息港_内蒙古新闻门户网

热门关键词: 
热门TAG标签:

“自我感动”式付出错在哪?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1-05-18

现实生活中,很容易出现的一种情感模式是:自身条件不错的女性,在感情里并没有表现出相应的自信,反而习惯于事事迁就和付出。常听到她们在失望中抱怨:“本以为我的牺牲和付出会让他更加珍惜,没想到却被他一再践踏。”

越付出越不快乐

“你看看她的照片”。J眼中的她是婚姻中的第三者。照片上的女性看上去四十多岁,画着淡妆,长相并不出众,但打扮得体,人显得很精致。

“我就不明白了,她哪点比我好?”J的确比第三者年轻,学历也更高。但是因为多年心思主要在家里,疏于自我形象管理,比实际年纪显老。还因她看不上丈夫干活,大小事情都包了。因长期过度劳累,丈夫回家也看不到什么好脸色。

其实J的故事很普遍。妻子为一家人操碎了心,但男人貌似不那么领情,反而去“出轨”。

J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好妻子,为这个家庭付出很多,但不仅老公不领情,连孩子们都很叛逆。

一个人为家庭付出难道也有错吗?当然没错,任何家庭的良性运转,都需要用心经营。但区别在于,你是否会因此心生太多怨气。我们鼓励那些愉快帮助他人的人,但如果你为他人付出很多,却心有不甘和很多怨气,扎心的真相常常在于:你以为的付出,往往是你的自我表演。

你的付出是不是对方的需要

这种喜欢付出,但得不到期待性回报就容易心生怨言的人,比较符合心理学上九型人格中的2号型人格。这类型人的共同特点是:否认自己的需要;渴望被爱、渴望他人对自己有所回应;通过帮助他人而得到赞赏,希望自己对别人产生很大影响,进而控制他人。

这类人表面上是奉献爱,但实际上是在寻找爱。而这种类型的人,常常以讨好和控制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常见之讨好:一方面通过单向付出证明自己的价值,讨好家人,另一方面也很享受被需要的感觉。这种类型的人内心是缺爱的。他们总是善于忽视自身的需求,而把他人利益置于自己利益之上。但长此以往,其心态会失衡,充满抱怨和不甘心。但如果你真的让这些充满抱怨的人停止付出,Ta会十分惶恐不安,并且不高兴,觉得你不再需要Ta了。

因为他们不敢心安理得地享受他人的爱和关心,只有通过付出来交换,才可能让其心安。但他们是有被爱的需求的,只是因为一直粉饰自己的真正需求,不敢表达,总是采取为对方过度付出、讨好等方法传达模糊的信息,使得他们经常得不到真正需要的关心。

常见之控制:控制一方有过多干预、介入、操控他人的行为,常常表现出占有欲和入侵性。

妻子常常通过“安排”或决定孩子和丈夫的大小事务,来找到存在感,实现“按照其自我意愿运行”的目的。其不良影响是,对方在甘于听从安排时相安无事,一旦对方觉得不再甘心,或者这种“安排”非对方所需,冲突就会产生。

付出的人常常落得费力不讨好,同时,因为这种隐含的不信任,对方的力量会被削弱。被操控的一方会显得越来越“无用”,如:不独立的孩子,对家庭事务甩手的丈夫。

假如人们对这种付出和需求不回应,那么,付出者总觉得“别人亏欠自己很多”,他们的怨恨也会积压更多。

出于爱和需要 做你愿做的事

对于很多付出型人格的人来说,首先要把目光投回到自己身上来,照顾自己的需求。我们没有必要在生活中去扮演一个完美的角色,更没必要托起他人的责任。

1.以主人翁的姿态照顾好自己的需求。

无论处于什么境地,我们是自己身体和情绪的第一责任人。先照顾自己的基本需求,在自己开心的基础上去做事。

新手妈妈们出于对孩子的爱,经常睡不好、吃不好,特别希望给孩子最好的,一旦其他家人做不到全心全意时,就容易指责对方。其实,累的时候叫外卖也可以;让笨手笨脚的丈夫来帮助做家务,也可以让他慢慢熟练。舍得放手的妈妈容易培养出独立自信的孩子,偶尔“偷懒”的妻子也更容易得到丈夫的疼爱。

2.在尊重对方意愿的基础上,去为对方做事。

是否要替对方做事,有两个评判维度,一是对方真正需要的,二是有利于对方找到自身力量。符合这两个意义的,可以放心大胆做。

在家人遇到困难时,我们不一定马上去帮助。我们需要在关心对方状态的情况下,选择信赖对方是有力量解决的。如果对方实在解决不好,请等待对方寻求帮助的时候再出手。

这样做的好处是,我们给予了对方探索自身力量的可能性,并且更容易提供对方真正需要的帮助。如新手爸爸给孩子洗澡手忙脚乱,最忌讳一边批评一边帮助。正确的态度是一边鼓励,一边选择信任他能做好,并在他提出需求的时候给予建议和帮助。

3.带着爱去做事。

有的人或许会说,我就是喜欢为别人做事。但关键在于怀着怎样的心情为他人做事。如果你真的认为自己是一个甘于付出的人,只要不是怀着不切实际的期待或目的心,就尽情去做。当你带着爱为对方做事时,是感受不到“付出”的,“施即是受”,真正受益的是自己,如果你快乐而轻松,接受的人也会是一种愉悦的体验。(心理咨询师 茗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