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良种,万担好粮。种好“塞外粮”、丰盛“中国碗”,首先要筑牢种业基石。我区高度重视种业发展,部署了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优良品种培育、良种化水平提升“三大工程”,全力推进种业振兴。 今年,我区紧紧围绕粮食安全,聚焦主要粮食作物,首次在全区建设60个“看禾选种”平台,通过“打擂台”的方式,加快优质品种推广,解决农民选种难的问题。 看得见,打造农民选用良种的看台 在通辽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辽河镇,种植大户马忠臣面临着“年年种地,年年选种难”的问题。 “市场上有那么多品种,让人眼花缭乱。我们想选择优良品种,但心里没底,不知道哪个品种好。有了这个平台,我们亲眼看到了品种的表现,有相中的品种就直接联系经销商,真是帮种植户解决了一个大难题。”马忠臣说。 今年初秋,通辽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辽河镇东升村开展了“看禾选种”现场观摩。这里现场展示了60个玉米品种,每个品种都有相应的标识牌,附有详细的品种介绍和经销单位联系电话,便于参观者了解品种信息、选用优良品种。 马忠臣参加了现场观摩,和其他几位种植户在“TK601”“京科986”“宏博701”等几个品种间反复观看。“我们仔细看标牌上的产量、性状信息,查看株穗生长情况、秸秆粗壮程度、颗粒饱满度。这些品种在产量、抗病、抗倒、抗逆性等方面各具优势,我要好好挑选一种适合的品种。”马忠臣说。 “十三五”以来,我国审定品种数量呈阶段性增长趋势,每年新通过审定的小麦、水稻和玉米三大主粮种子品种已超过3000个。而内蒙古每年有约100个品种通过审定,2017年以来共审定品种692个,引种备案品种2200多个。 内蒙古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胡有林坦言,新品种的迅速增加有利于解决市场缺少品种的问题,但品种原始创新能力不强、突破性品种少、同质化品种多,农民选种难的新问题也日趋突出。 品种越来越多,如何优中选优?“建设‘看禾选种’平台,就是要让农民有一个直观的感受,帮助农民选用良种,减少试种的风险。同时,我们也为企业提供服务,使企业培育的优良品种尽快得到认可。”胡有林说。 今年,自治区农牧厅按照“建基地、引品种、促推广”的工作思路开展“看禾选种”平台建设,集中展示2190个农作物优良品种,涵盖了玉米、大豆、水稻、小麦、马铃薯、向日葵、杂粮杂豆等主要粮食作物和我区特色优势作物。 据统计,全区共举办212期现场观摩活动,5.4万人次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参加活动。各地农牧部门还将“看禾选种”平台与优质高效增粮示范行动、扩种油料作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等农业重大项目有机结合,众多农业技术集成投入到平台中,实现了良种良法配套。 摸得着,建设企业比拼种子的擂台 “看禾选种”是农民选用良种的平台,也是种子企业比拼种子的擂台。 “‘看禾选种’集中展示了多个品种,给我们创造了与同行学习、合作的机会,也激发了我们提升育种能力的决心。”内蒙古西蒙种业总经理杨荐钧说。 据介绍,“看禾选种”平台建设时,种子企业积极参与实施方案制定并主动提供栽培技术和配套服务。平台帮助企业充分展示新品种的优良特性和生产潜力,并通过“看禾选种”实现“看禾订种”,为农企对接搭桥,让农民得实惠。 河南省现代种业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赵山云说:“‘看禾选种’不仅给种子企业提供了一个展示优良品种和高产栽培技术的平台,也让农民朋友们选到了合适的品种,学到了科学用种、良种良法配套的先进技术。种子企业与种植户面对面交流,省去好多中间环节,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今年以来,自治区农牧厅统筹组织全区种业系统,构建了以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种子系统“纵向”为主导,以科研单位、种子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横向”为补充的新品种展示示范体系,形成上下联动、同频共振的品种展示、评价工作格局。在常规项目资金基础上,自治区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新增专项资金900万元,统筹考虑品种、农技、农机等要素,以品种为核心开展综合配套技术集成示范,支持各地组织多层次、多形式现场观摩,在农业生产关键时间节点加大指导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