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内蒙古信息港 日期:2012-12-28
讯纳消息2012-12-26:美国、 欧洲银行业的盈利能力在未来几年面临挑战,它们要更加努力地寻找高增长市场。中国是一个显而易见的目标。目前为止外资银行在中国的成绩有好有坏,投资中资银行总体上取得成功,而直接运营的成功几率则小队较小。但中国经济正在迅速变化,中国的金融系统也在迅速变化,这将为西方银行带来一些新的、而且可能是意想不到的机会。
Reuters截至目前,超过335家西方银行已经在中国留下足迹。大多数都是通过代表处经营,范围有限,但许多大银行已经建立起多条业务线,其中很多业务都是通过它们同中国伙伴建立的合资公司运营。但几乎所有国际银行的网点数量都不多。相比之下,中国本土银行的网点数量最多可以达到2.5万家。
但是,不久之后可能就会有一个重要的增长领域出现:批发银行业务,也就是向别的银行和大企业提供贷款及其他服务。到目前为止,外资银行在这个领域的机会还比较有限。除了普通贷款,中国金融系统对批发银行业务的需求一直不高。而由于中国的高储蓄率,中国银行业一直是通过存款来为自己筹资,这一点跟西方银行不同。但 这两个因素可能都已经到了变革的边缘。
金融改革在继续进行,北京希望减少这个系统对存款的依赖(银行支付的存款利率相对较低)。机构客户和企业运用非贷款类批发银行产品也越来越娴熟。过去五年中国批发银行市场的年度复合增长率达到15%,总收入从2006年的1,400亿美元,上升到现在 大约平均每年3,000亿美元的水平。我们预计2020年将扩大到6,300亿美元,相当于美国市场规模的75%。
但相对于GDP,中国的公司信贷、外汇、固定收益衍生品和资产管理市场仍然同美国、甚至韩国同类市场的很小一部分。比如按占GDP的比重算,中国外汇和利率衍生品的交易规模就只有韩国5%到10%的样子,对比美国的规模则可以忽略不计。
就目前来看,外资银行在准入方面仍然面临着严重阻碍。它们很难获得从事证券交易和银行间债券发行等业务的许可。对于银行扩张的其他限制,比如对开设分行的限制,也影响了外资银行吸引存款的能力,而这些存款本可以为银行的运营提供资金。这样的结果是,外资银行在诸多批发银行服务领域创造的收入 仅占1%到6%, 在上一个商业周期,外资银行的市场份额没有任何增长。
开放这一市场很大程度上符合中国政府的利益,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中国向多元化和消费驱动型经济转变。但几乎可以肯定的是,这一过程会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因此外资银行可能会做好相应准备,从而在中国政府实施改革时,能够从中获利。
首先,外资银行应该思考它们将会获得哪些批发银行业务机会。外资银行在中国最大的资产将是它们在其他国家积累的丰富经验。虽然中资银行在网络规模和深度上占有优势,但外资银行在金融资产负债表管理、证券结构化和交易等领域拥有专业知识,很自然地为它们战胜中资银行的这些优势提供了机会。由于跨国背景带来的优 势,外资银行还可以充分利用它们在跨境咨询、结构性贸易融资和固定收益交易方面的专长。
为了支持业务的成功发展,外资银行需要精简它们在中国的业务。这不仅有助于它们提供更好的客户服务,还能在业务间产生更多商业协同作用。核心任务是为客户、产品或市场覆盖开发出一个更加整合的模式,对于那些在中国拥有多个成熟平台和跨产品能力的外资银行来说尤其如此。
外资银行还应该重新考虑它们对待合资企业的方式。因为缺乏投入、文化冲突和内部权力争夺,许多企业在合资领域遭遇惨败,但是我们也看到越来越多成功的例子。澳大利亚的澳洲联邦银行(CBA)2005年收购了杭州银行(Bank ofHangzhou)20%的股权,并与杭州银行组建了合资企业。两家公司增加了对中小型企业的放贷,CBA提供其在风险管理、技术和中小企业贷款其他方面的专业知识。这样的成功案例凸显出,在合资企业寻求长期成功的过程中,外资银行积极参与商业策略和运营的重要性。
国内金融机构未来几年将会享受到这种增长带来的大多数好处,不过,潜在机遇的规模以及更发达市场增长放缓的前景也意味着,外资银行不应该忽视中国市场。随着中国继续推进经济再平衡和金融系统改革,中国同样不应该忽视外资银行。
网友 | 评论 | 评论时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