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内蒙古信息港 日期:2012-10-24
乌兰察布市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属中温带干旱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干旱少雨,风大沙多,自然灾害频发,生态整体功能脆弱,农牧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而且生态区位十分重要。
历史上,乌兰察布市曾是水草肥美的大草原。上世纪60年代以来,由于人口增长对粮食需求的加剧以及以粮为纲的政策导向,大面积毁林开荒、垦草种粮、草原过牧加上气候干旱异常等自然因素,致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风蚀沙化、水土流失日趋严重。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全市水土流失和风蚀沙化面积达90%以上,800万亩耕地重度风蚀沙化,5150万亩天然草牧场有2550万亩沙化退化,而且风蚀沙化面积仍以每年2.5%的速度蔓延,全市森林面积570万亩,森林覆盖率只有6.8%,特别是境内阴山北麓沿农牧交错带形成一条东西长300公里,南北宽50公里的风蚀沙化带,区域内60%的耕地沙化,46%的草场退化,森林覆盖率只有4.08%,107个乡镇苏木中就有58个乡镇苏木的生存受到威胁,相当一部分村庄已经到了沙进人退的境地,许多农民迫于安身立命而举家搬迁,沦为生态难民,昔日“风吹草低现牛羊”的美丽草原,变成了全国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地区之一。
2000年开始,随着黄河上中游退耕还林(草)工程、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和天然林保护工程等三大国家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在我市相继启动和实施,全市林业生态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截止2011年底,全市承担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任务1720.7万亩,完成1771.5万亩,占计划任务的103%,其中完成黄河上中游退耕还林(草)工程133.9万亩(此工程已于2002年底结束,从2003年开始,退耕还林项目已整合到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之中),占计划任务126.7万亩的105.7%;完成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1528.6万亩,占计划任务1489.5万亩的102.6%;完成天然林保护工程109万亩,占计划任务104.5万亩的104.3%。阴山北麓“三五”风沙带,沙化趋势得到有效控制,沙化土地面积逐年减少,过去沙进人退现在林逼沙退,生态环境趋于好转,农牧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森林资源面积大幅度提高,森林资源价值明显增加。通过生态建设,全市林地总面积达2377.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了21.94%,是开始实施造林工程的3倍还多。全市森林资源总价值893.08亿元,其中经济效益302.88亿元,生态效益579.96亿元,社会效益10.24亿元。同时,通过禁牧舍饲、封山育林、防治并重等多项措施,使森林草原、野生动植物、湿地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
生态状况明显改观。全市风蚀沙化和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得到有效治理,农田、草牧场、林网化水平明显提升,风蚀沙化程度趋于减缓,工程项目区的植被盖度大幅度增加,生态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局部地区已经形成小气候。
林业产业悄然兴起。以柠条为主的灌木林、以果树为主的经济林产业正在悄然兴起,成为全市林产业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初步实现了大地增绿、农牧民增收。全市以金红苹果为主的中小型果、杏树种植面积达50万亩,以沙棘、山杏为主的灌木经济林达20.2万亩,以柠条为主的灌木林1000万亩,农牧民人均林业收入逐年提高。同时,引进了以油桃、樱桃、苹果等为主的高科技设施林业,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为后续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促进农民增收,加快了脱贫致富的步伐。实施重点工程以来,项目惠及全市51万户,179.5万人,覆盖了85%的农牧民,累计享受国家退耕还林钱粮补助54亿元,广大退耕户普遍从退耕还林政策中受益,直接增加了收入。退耕还林后,农村剩余劳动力从事了多种经营、副业生产和外出务工,拓宽了增收渠道;退耕地推广林草、林药间种,大面积种植多年生优质牧草和药材,引导农民发展畜牧业,帮助农民脱贫致富。
网友 | 评论 | 评论时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