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信息港免费发布内蒙古新闻  
首页|设为主页

内蒙古为何今春的沙尘暴变得如此“温顺”?

来源:内蒙古信息港   日期:2012-04-30  

  2012年的春天已经走向季末,对天气比较敏感的人可能会发现,今年春季沙尘暴天气似乎格外“听话”。为何今春的沙尘暴变得如此“温顺”?

  已趋减少的沙尘天气

  据记者了解,以能见度为划分标准,沙尘天气可以分为浮尘、扬沙、沙尘暴与严重沙尘暴等4个类别。

  浮尘指从外地飘过来的沙尘,该天气的能见度小于10公里。扬沙主要为当地起沙,能见度在1公里~10公里。沙尘暴天气能见度低于1公里,而能见度小于500米的沙尘天气则为严重沙尘暴天气。

  “今年春季,北京的沙尘天气仅有3天~4天,并且没有出现沙尘暴,扬沙天气也很少,只出现少量浮尘天气。”北京市气象局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陈大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说。

  他告诉记者,进入21世纪以来,北京沙尘天气大幅减少。在2000年与接下来的两年中,沙尘天气仍然较多,有时达到20天左右。此后,除2006年以外(大致有18天~19天),整个春季的沙尘天气基本在3天~4天。

  中科院大气物理所曾庆存院士认为,沙尘天气减少的原因,与目前所做的预防工作有很大关系。

  由于裸露的土地与荒地面积越高,就越容易引起沙尘,因此,近年来,北京在城市周围大力建设宽阔的防护林,数十公里的林带大幅减少了本地起沙。

  同时,近年来当强烈的冷空气通过新疆—甘肃、内蒙古西部、晋北—内蒙古等3条路线把沙尘带到城市的时候,林带也对这些外地风沙起到阻碍作用。

人力难以驾驭

  然而,对于今后沙尘天气的发展趋势,人们还不能过于乐观。曾庆存告诉记者,人为原因只能改善局地沙尘暴天气,却不能完全阻挡沙尘暴的来袭,人类活动并非造成沙尘暴的根源。

  “干旱、大气环流等自然过程才是引发沙尘暴的主要原因。”曾庆存说,在大气环流的作用下,沙尘暴可以在全世界范围内循环转移,单靠人力远远难以控制。

  从北非撒哈拉沙漠卷起的沙尘暴,随着大气环流被依次转移到欧洲、中东、东亚上空,最后漂洋过海飞到北美。

  “ 在这个过程中,除了欧洲以外,其它地区大范围的起沙都非常严重,但人类不可能改变撒哈拉沙漠或是塔克拉玛干沙漠。”曾庆存强调。

长期预报仍难做到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沙尘暴自古已有,唐代诗人高适笔下的诗句形象地描绘了千年以前沙尘暴铺天盖地的景象。”曾庆存说。

  与千年以前相比,现在的人们要幸福得多,对于沙尘天气,已可以通过各种技术预测,并及时做出应对。

  从上世纪90年代起,中科院大气物理所、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中国气象局气象卫星中心合作开展沙尘暴监测、预报、预警以及灾害评估研究。曾庆存担任项目首席科学家。

  从1999年立项开始,研究组已经在全国20多个地方建立了地面气象观测站,对近距离的沙尘暴预报和预警起到重要作用。

  此外,目前,我国已有4颗极轨气象卫星,可以观测2000公里~3000公里范围内的天气状况。

  “2003年,整个气象卫星系统基本建设完毕。当沙尘暴发生时,我们的预测一个都不会漏掉。”曾庆存自豪地说。

  “目前,在西北地区,仅在有人居住的地方设立观测站;在无人居住之地,尚无小规模地面预测,只能依靠卫星预测,可能会造成报告不准确。”中科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孙建华表示。

  他告诉记者,沙尘暴的波动周期属于一个复杂的天气系统,没有定态。“目前,沙尘暴预测最长的时间跨度为半年,在冬半年可以预测第二年的春半年的沙尘暴情况。然而,仍不能做到更长期的预报。”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 网友评论
       网友                               评论        评论时间
 昵称:
 内容:  留言内容不得超过200字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此处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