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内蒙古信息港 日期:2011-04-28
帕金森氏病又称震颤麻痹,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调查发现,近年来,帕金森氏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且发病年龄越来越早。帕金森氏病的“快速”治疗变得越来越重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发病人群的增加,帕金森的治疗方式趋向于多样化。更多选择,也就导致患者在帕金森氏病的治疗上容易进入种种误区。
走出帕金森氏病与其他疾病混淆的误区
武警医院神经内科专家解释,由于帕金森氏病易于其他疾病,如特发性震颤等混淆,所以首先介绍帕金森病有四大运动症状 :“抖”、“僵”、“慢”、“易跌倒”。
抖:许多人以为年纪大了,手有点抖不是毛病。其实大部分帕金森病患者最初的表现就是手抖,首先一侧手或足抖动,在静止时抖动特别明显。随着病情加重,腿、下巴、唇、头部均可能发生抖动。
肌肉发僵: 感觉脖子硬、腰发硬、肌肉发僵,运动不灵活。这是由于大脑发出放松的信息传达不到肌肉组织。
动作慢:患者发病之后,走路越来越慢、不摆臂,就连讲话的速度也变得缓慢。
易跌倒:姿势平衡不好是疾病轻重的分水岭,进入疾病的三期,病人就会因为运动姿势不平衡而容易跌倒。
走出帕金森氏病治疗上的误区
据武警医院神经内科专家介绍,由于帕金森这种疾病本身的局限性,导致患者在用药或手术上容易进入误区。
误区一:一旦吃药,就要永远吃下去,我还是不吃药的好。
帕金森病和糖尿病、高血压一样,都是一种终身性疾病。一旦患病,的确需要终身服药治疗。虽然此病不能治愈,但是通过对症治疗,可以增加神经递质传递功能,改善病人运动症状。晚期帕金森病患者的治疗较为棘手。因此,在病程的早期,请医生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尤为重要。
误区二:治疗帕金森的药物吃3-5年疗效就不好,还是延缓用药时间好。
如果症状明显,对工作和生活造成影响,帕金森患者则需要积极的药物治疗。至于到底用哪一些药物,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严重程度来判断。一旦出现药物疗效不好时,需要不断调整药物剂量或药物组合来提高疗效。
误区三:药用多一点,运动症状就会改善多一点。
自己调药量是很多患者常犯的错误。由于服药后,患者的运动症状改善不少,很多人就以为多吃几片药,自己活动就更自如。其实,这类药物吃多了,常常会变得“手舞足蹈”,从动不了变成乱动一气,有时很容易造成身体的损伤。因此,切勿自行加量药量。应详细的咨询医生后才能增加或是减少药量。
误区四:反正手术也不能治愈,所以就一直服用药物就行了。
很多的患者在用药3-5年之后,药物的作用就逐渐消失了,但是患者觉得反正帕金森无法治愈,手术与不手术都是一样的。这种想法是大大的错误的。药效消失后继续服用,不但起不到控制病情的作用,而且副作用大。而手术治疗帕金森不但可以长时间控制患者的症状,而且对身体基本没有什么副作用。虽然这种疾病不能根治,但是患者通过积极及时的治疗,还是能够有效控制病情延缓病程。
走近帕金森氏病的治疗奇迹——细胞刀
细胞刀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手术刀。它是运用CT或MRI扫描,寻找要点区域,初步定位后,计算机工作站做实时分析处理。将一根比头发丝还细的微电极送入大脑苍白球内侧部或丘脑腹外侧核区进行信号探测,通过计算机“制图”形象而准确地描绘出来。幽深神秘的脑神经手术变得直观“可视”起来,其精度由传统手术的厘米数量级提高到令人惊讶的百微米数量级。精确目标后,用温控射频对病灶细胞定点摧毁,干净利落,患者无任何痛苦,而肢体震颤等症状因“击中要害”而立刻消失。
我国上海、广州、山东等地近年来,对近万例帕金森患者进行了细胞刀治疗,效果立竿见影,证实其安全性极高,创伤极小,并发症低,而且有效率达到99%以上,症状改善在85%以上。
如需进一步了解帕金森氏病的相关问题,或了解“细胞刀”立体定位微创技术,请访问武警山东省总队医院神经内科细胞刀中心网站:http://www.wjpjs.com,或拨打专家热线:0531-89052228进行详细咨询。
网友 | 评论 | 评论时间 | ||||
|